22
11-04
22
10-28
Matter:具有晶體-非晶雙相超結構的高強韌氧化石墨烯纖維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學院郭林教授、岳永海教授與歐洲國際納米技術研究所王中長研究員等通過在氧化石墨烯纖維中構建晶體-非晶雙相超結構,制備了一種具有高強度(935 MPa)和高韌性(10.6 MJ m-3)的纖維。不同于目前常規使用大片氧化石墨烯或者還原石墨烯的方法,該晶體-非晶雙相強化策略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制備高性能氧化石墨烯基纖維的方法。該工作以“Super-strong graphene oxide-based fibres reinforced by a crystalline-amorphous superstructure”為題發表在 Matter 上。北航化學學院李逢時博士后為文章第一作者,趙赫威副教授、博士生孫曉毅為共同第一作者,郭林教授、岳永海教授、王中長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 ??
高性能纖維在航空航天、生物醫學、建筑和紡織等領域都具有廣泛的應用。氧化石墨烯(GO)是制造高性能碳基纖維材料的最佳選擇材料之一。當前,超強氧化石墨烯基纖維(強度>800 MPa)主要以大尺寸氧化石墨烯(平均尺寸>20 μm)或者還原氧化石墨烯為原料進行制備,上述原料的制備通常需要高溫熱處理或者需使用有毒性的氫碘酸或水合肼,不僅對環境不友好,而且存在一定的操作危險,因此,發展新的高強纖維增強策略,開發經濟、高效且環境友好的制備高性能纖維材料的方法是當前高性能纖維研究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郭林教授團隊近年來一直專注于晶體/非晶雙相增強策略的研究,2019年提出陶瓷納米纖維的晶體/非晶雙相增強策略,制備了報道時最強、最韌的氧化鋯陶瓷納米纖維(ACS Nano, 2019,13, 4191);后續通過調控材料的生長與成核,實現了非晶氧化鋯陶瓷層在羥基磷灰石納米線表面的均勻生長,并模仿合成了天然牙釉質的無機非晶間質層,制備出從原子尺度到宏觀尺度皆具有類牙釉質結構的人工牙釉質(Science,2022, 375, 551);最近又成功開發了“非晶/晶體異質相-復雜界面構筑及可控組裝”的復合材料組裝路線,實現了力學性能優異的厘米尺度GO基復合板材的可控制備(Nature Materials, 2022, DOI: 10.1038s41563-022-01292-4)。
22
10-24
近日,蘭州大學聯合方大碳素研發的”石墨烯交聯活性炭復合膜、制備方法及超級電容器電極“正式獲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該技術破解了傳統活性炭電極材料比容量低的難題,在新能源大容量儲能等方面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石墨烯具有很強的導電性,是一種零距離的半導體,有非常好的光學性能和熱傳導功能。雖然獲得石墨烯的原料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但由于石墨烯的制備、分離和應用方面存在諸多科技難題,導致這一新材料量產存在較多障礙。
蘭州大學·方大炭素石墨烯研究院的科研人員首次在改性活性炭中引入石墨烯,成功生產出導電性能優異、結構穩定性高的石墨烯,解決了石墨烯規?;慨a的關鍵技術。這項新型發明獲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標志著我國石墨烯儲能材料應用技術實現新的突破。蘭州臺報道。
22
10-13
雙層石墨烯 (BLG) 因其獨特的可調節物理性質而引起了極大的研究興趣,這些物理性質取決于扭曲角度和層間相互作用。因此,控制 BLG 的電子特性對于開發其在許多領域的潛在應用至關重要,本文,復旦大學孫正宗研究員團隊在《Carbon》期刊發表名為“Tuning electrical coupling in bilayer graphene”的論文,專門研究了通過化學氣相沉積(CVD)生長的具有約0°和約30°兩個代表性扭曲角的BLG單晶。原始BLG單晶的表面電位表明,單層石墨烯 (SLG) 與 BLG 之間的表面電位差為約0° BLG 低于約30° BLG。此外,使用重氮鹽反應和氮摻雜,BLG 的電耦合和性質被可逆地調整。BLG產生的表面電位可以在 0到50mV 的寬范圍內調節。
22
09-27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在利物盛集團和子公司上海馳程研發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殷小波帶領的研發團隊申請的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橡膠電纜屏蔽料的導電復合母粒及其制備方法”獲得授權!
眾所周知,中高壓特種橡膠電纜在城市輸配電、艦船、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風力發電、煤礦等領域的應用十分廣泛,對于安全性的要求尤其高,電場的均勻分布可防止電纜內部電場集中,避免絕緣層電樹化而導致的絕緣層擊穿,因此,相關標準規定必須使用半導電屏蔽材料,隨著電纜電壓等級的提高,對屏蔽層材料的性能特別是電性能和材料潔凈度要求越來越高;此外,橡膠電纜多使用在移動和運動場合,在應用過程中經常出現屏蔽層疲勞斷裂,嚴重影響電纜壽命和用電安全,傳統材料組分復雜,大量使用導電炭黑粉體,材料抗撕裂、加工性能、電性能和潔凈往往不能滿足應用需求,因此,市場急需找到抗撕裂性好、體積電阻率低、潔凈度可控的導電材料來解決這些問題。
石墨烯是一種二維片層材料,自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在實驗中從石墨中成功分離出石墨烯以來,其優異的性能特別是導電、導熱性能的應用引起了全世界的研究熱潮。在石墨烯中,電子能夠極為高效地遷移,因此其具有極高的導電性能,在常溫下,石墨烯中電子遷移率超過15000 cm2/V·s,其電阻率只有約10-6?Ω·cm,比銅或銀更低,為目前世上電阻率最小的材料。
為此,我們開發出了一種用于橡膠電纜屏蔽料的含有石墨烯的導電復合母粒,在屏蔽料中能夠有效分散,又能有效提高屏蔽料抗撕裂、電性能和清潔度,同時制備流程短、易于實現批量化生產。
該復合母粒實現了將石墨烯和導電炭黑隔離的效果,避免兩者相互吸附導致的性能失效,同時少量石墨烯和不同粒徑超導電炭黑搭配產生體積堆積效應,能有效彌補單一導電炭黑在屏蔽料中形成的導電網絡缺陷。將石墨烯復合母粒應用于屏蔽料能有效降低膠料門尼粘度,提高抗撕裂性,改善加工性,同時大幅降低屏蔽料體積電阻率,解決了現有屏蔽料大量應用炭黑導致的加工性和抗撕裂性差、電性能不高同時潔凈度很難控制的的問題,且制備過程及得到的母粒無需干燥,流程短、能耗低、使用常規設備、易于批量化生產,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成果來之不易,我們的研發團隊將再接再厲,充分利用利物盛集團的產、學、研、用平臺,在橡膠電纜研發方向取得更多成果,讓石墨烯這一神奇材料在我司的產品開發中發揚光大,使橡膠電纜行業的發展閃耀利物盛石墨烯研發團隊獨特的科技之光。
22
09-21